我國小每天有20塊零花錢,國、高中50塊。
從小我便清楚一個道理,要清楚擁有多少,花多少,剩下多少。
當然我還定了個目標。
我記得我當時我想買台相機,我想出國去玩。
所以我能花得不會是我當天拿到的一半。
午餐就從家裡帶,後來就去便利店買麵包或泡麵。
剩下的錢就往豬公投,就這樣,一天一天的存。
後來大學讀在職專班,一周七天就只上一天的課其他六天上班。
上班了,沒零花錢,我那是是工讀ㄧ個月1.2W,好一點1.5W,我得繳高中學貸和大學學費。
但還是一天一天的存。
我銀行的錢我ㄧ定會保持一學期學費又多近1W。
我每天都把零錢(硬幣)都存豬公,沒規定存多少,但有就丟豬公。
有一段時間我還限定每天一百得花費,然後每天都把剩下得丟豬公,ㄧ百沒花也丟豬公。
很快,買了台基本單眼(我原本想買微單,然後不知怎麼,那人介紹給我單眼,然後...我就買了),去年2018年5月去了泰國自助旅行(謎:第一次出國就自助?!!),同年11月又去了趟泰國,還是自助,今年2019年1月又去了泰國。
(謎:是有多愛泰國?!)
(我:很愛!!)
我很喜歡錢,所以特別想要額外收入,想要更多錢。
尤其從我今天,25歲了,不想在這麼收入這麼少,然後台灣物價房價又越來越高。
而且我打算在28歲去泰國遊學。
還想去世界各地,香格里拉、西藏、瑞士、冰島……
其實總結一句:真心想存錢,你就會存到錢的。
什麼存錢法,但若沒有理智,最後也存不倒什麼錢。
想我最近真得很瘋狂,月初差點花的2500,後來賣家那出了點問題就先退錢,跟我確定要買再私她。
我想了又想,就不買了。
2500或許不多,但一旦認為這點錢不多,花點也沒關係,那只會越花越多,然後每個月的是月光族。
要學會克制,要請楚明白自己最想要的,然後心裡要一個秤,你想買的這個東西有比你最想要的那個重要嗎?
我沒耐心,所以我只想以最快的速度去得到我最想要的那一個。
而若我覺得那東西不值得讓我要花共多時間力氣才能去得到我最想要的,那我就不會想買了。
推薦文章: